在线投稿

信息中心

教研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教研天地 -> 正文

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应邀参加桂子山人文论坛

作者: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3年04月25日

423日晚上7点,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部主任、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王德胜教授作客桂子山人文论坛,在环球360手机版app一楼报告厅为师生带来名为“身体意识与美学的可能性”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环球360手机版app黎杨全教授主持,环球360手机版app付林鹏教授、刘涛副教授、万娜副教授、王海龙博士参与。

讲座以新世纪以来新的文化现象进入话题,着重探讨了理性一元论中心价值立场遭受普遍怀疑的文化语境下,感性存在方式及其价值体系如何重新引导美学价值确立的问题。

王德胜教授首先介绍了学术界围绕“身体”与“感性”进行的讨论,强调当下生活趣味的多元发生和发展,带来了美学价值取向的新的分裂,进而使得“感性存在方式及其价值特性如何可能重新引导美学价值的确立”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当下文化语境本身的存在特性,决定了美学自身媒介功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对于自身生活感性的重视、现实生活满足的感性功能需求以及日常生活本身的感性价值认同,挑战了既有的一元论理性话语,美学由此必定绕不开在现实语境中实际考察并深入人在当下文化现实的感性存在,即必须面对文化现实。

王德胜教授认为,美学需要在学科建构层面破除两种理论上的恐惧:一是破除对于“破除学科的恐惧”,超越理性一元论的学科思维方式;二是破除对于“破除知识的恐惧”,打破原有的美学知识边界,面向当下生活现实,进入“非知识化”的美学批评工作,这也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美学在当下文化语境的可能性。

从上述立场出发,王德胜教授指出,“感性”、“身体”对于今天美学的重要性,关乎当下文化时代的美学可能性问题。通过对身体意识的重新肯定,美学才有可能既在理论上,同时在人的日常生活领域,重新发现并恢复“人对自我身体的自觉”。对于今天的美学来说,恢复“身体的自觉”,在引导和实现美学可能性方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身体的意识性则决定了在美学中恢复“身体的自觉”,归根结底就是要恢复日常生活中人的感受性活动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既有美学知识体系之外重建美学批评话语的可能性。

最后,王德胜教授指出,在美学重新“确立”的意义上,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并进而重新“确立”独立身体的感受性话语,二是高度重视人的感性实践的合理结构,积极实现当代感受活动在“世俗化”路向上的价值合法性。

本次讲座深入浅出,反响热烈。黎杨全教授认为王德胜教授的美学思想具有前沿性、开放性,表现出对当代审美现实的敏锐洞察力,同时也建议同学们学习王德胜教授的理论建构意识。讲座现场的同学们踊跃提问,王德胜教授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了耐心与细致的讲解。

王德胜教授是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部主任、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主任、环球360手机版app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领军

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高校学术创新人才、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文艺美学、现当代中国美学史、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讲座结束后,有听众反馈:“王老师的讲座非常具有前沿性,又能把抽象的理论观点进行生动阐释,令人受益匪浅。他的观点使我对当前‘微时代’的现实有了更多的思考,也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