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在我院2023年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上,我校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朱英、环球360手机版app教授胡亚敏获聘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我校党委书记夏立新、校长郝芳华为两位教授颁发了聘书。
2002年,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被聘为华中师大资深教授。2020年,著名“三农”问题研究专家徐勇、著名历史学家马敏受聘为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系资深教授。此次,桂子山上再添两位资深教授。
近日,学校宣传部党波涛和人事部马婧婧对胡亚敏教授作了专访。
在耕耘中开拓
——访环球360手机版app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胡亚敏
【人物档案】
胡亚敏,女,1954年生,环球360手机版app教授,197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环球360手机版app院长,现任学校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获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主讲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和中国大学SPOC等多种类型线上中文课程,其中《比较文学》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的“文学批评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单位。《比较文学》(第三版)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二等奖,担任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第二版)首席专家(署名第二),教育部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编写组成员。带领文艺学团队获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3次领衔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2014、2022)。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和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部。《西方文论关键词与当代中国》(1.2卷)《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代建构》英文版分别由劳特里奇出版社和施普林格·自然所属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比较文学教程》(越南文版)由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谈为师感悟——“与书为伴”“与青春为伴”
记者:胡老师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您执教已有40多年,依然乐此不疲,请问您为何选择老师这个职业,并且一直坚持下来?
胡:作为环球360手机版app的一员,我很乐意为学校的工作和发展做一点事情。谈到职业选择,应该说,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自从当上老师以后就没有动摇过。记得有一次与青年老师谈心,他们问我为何选择当老师,我说了两点,一是以与书为伴,二是以与青春为伴。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要当好一名老师,要读的书真是太多了。每天与书为伴,这正是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同时,每天与青年学生在一起,更是一件很愉快的事,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学生们在一起,青春的活力扑面而来。
当然,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凭一种愉悦,更是一种使命感。“课比天大”。鲁迅先生说,“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一位老师敷衍一个小时,就对于浪费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学生的时间。几十年来,我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从未间断,也未异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对自己的警策。
师生关系是人生中最弥足珍贵的情感,人们常用蜡烛比喻教师的工作,其实不然,教学相长,我从学生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大多来自普通家庭,有些还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我对这些学生有着特殊的情感和敬意,教育应该为他们提供上升的通道。每当听到学生的好消息,就是我的节日。孟子说人生有三乐,其中一个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所以我把我的家戏称为“三乐居”。
二、谈教改体会——“数字人文是一个没有终端的旅途”
记者:您作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有着丰富的教学成果,请您谈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胡: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们就一直探索本科教学改革,进入21世纪后重点是数字化和教材建设。我不喜欢原地踏步,总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觉得只有这样人生才丰富。
记得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讨论文艺学新方法时我初次接触到图灵学说,就被吸引。受他的预言鼓舞,萌生让文学走进计算机的想法,并憧憬“未来计算机创作的作品与作家的创作并行不悖,竞放异彩”。为了研究叙事程序,我买了模糊数学的教材和书籍,并希望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为叙事语法设计程序。不过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我曾在《叙事学》中感叹,计算机难以模拟人的丰富情感和想象力,叙事与计算机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深深的壕堑”。如今ChatGPT的异军突起则为计算机与文学的结合另辟新径,那是后话了。
进入21世纪后,在教育部和学校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下,我们尝试过多种信息化课程类型,除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教育部视频公开课外,我和团队还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了两门慕课——《比较文学》《文学批评》。让教育成为开放平等的空间,让普通人享受更好的教育,这是慕课的价值,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最近几年我们重点建设了“云上中文”数字资源平台,这是一个中文专属的公益性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云上中文”不仅为莘莘学子提供了方便,而且用事实证明传统的基础学科完全可以在数字化时代有更好的发展并做出新的贡献。目前,我们又开始了文学批评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即以文学批评为纽带带动课程的交叉和融合,进而实现中西部高校在云上的课程共建和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数字技术的魅力,它极大地刺激了我们的想象力,打开了异彩纷呈的新空间。当然,数字人文又是一个没有终端的旅途。
与此同时,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教材编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探索,它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写好教材比写专著还难,因为要经得起学生一页一页甚至一行一行地读。并且优秀的教材都是不断修订出来的,以《比较文学》教材为例,《比较文学》课程自开设至21世纪初,一直由我一人主讲,每轮课前和课后,我都在增删讲稿,可谓廿年辛苦不寻常,才打磨出这本教材。2017年我参加中宣部“马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第二版)编写工作。为了使这本“马工程”教材更具时代性,经课题组同意,我增添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在第五章“文学体裁”下就增设了第三节“文学体裁的融合和新变”,探讨了非虚构写作和超文本的问题。
三、谈学术贡献——“选择始于责任”“占领学术高地”
记者:请您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谈谈您对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贡献如何?
胡:我主要谈谈自己的治学体会吧。回顾自己的治学道路,主要经历了从叙事学、中西文学批评比较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这几个阶段的学术历程。
《叙事学》建构了一套既是理论的又具有文本分析性质的叙事学,1994年出版后成为叙事理论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西方文论关键词与当代中国》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关键词这一纽带,为建构一种善于吸收不同文化优势、能够研究和解释本土问题并体现本民族深层意识和具有民族个性的文学批评提供新鲜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论文《开放的民族主义——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之立场》《论差异性研究》等也都是旨在为中国文学批评理性地审视中西文化和文学关系提供方法论参照。近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首次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作为不同于俄苏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种新的批评形态加以研究,总结和提炼了人民、民族等一系列等标识性概念,探讨了文学与高科技、文学与资本的关系以及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等时代课题,向世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建树,同时撰写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人民观》等论文4次在《文学评论》头条登载。
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责任,且大都与我的教学有关。例如,起初我接触比较文学时有畏难情绪,甚至认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动摇它作为学科存在的基础。但作为任务,我承担了这门课程,并在研究中慢慢感受到比较文学的开放性,它所具有的联系比较的思维方式和不断拓展的知识领域,使我获得了一种挑战的快感。特别是后来进入中西文学关系领域,才发现这是一片广阔的可待开垦的处女地。进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同样也是基于责任。我校作为马列文论研究会的驻会单位需要有人坚守。我永远忘不了马列文论研究会创立者之一的孙子威老师对我的嘱托,他希望我一定要把马列文论学会搞好。这份信任和托付使我感到神圣。现在的马列文论学会已成为中国高校和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和教学的重要阵地,而坚持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已成为我们的理论自觉。
我是一个崇尚认真的人,做任何事,只要认准了,就会努力地把它做好,力争占领全国的学术高地。《叙事学》在201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中,被列为对外国文学研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54种学术著作之一。《西方文论关键词与当代中国》2014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被评选为2015年度20部好书之一和“2015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大出版成果”。我发的文章不多,我的学生看到我一篇文章改了17遍,他说他的论文写完了甚至不愿意看一遍。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这一秉性优劣兼具。
四、谈国际交流—— “发出中国声音”
记者:听说您好几本书在国际出版社出版了,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吗?
胡:我们学校提出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我个人非常赞同,并努力付诸实施。
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具有与世界交流和对话的自觉意识,不仅要认识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中国。
2015年我带队访问了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在哈佛大学“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我做了“中西之间——1978年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变迁”的演讲。在耶鲁大学,我和我的同事与耶鲁公开课《文学理论导论》的主讲教师、耶鲁大学英文系教授弗莱先生就慕课的功能和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等做了比较深入的交流。回来后我撰文提出,对于国外著名大学慕课的涌入,中国高校要做的与其被动抵制,不如用我们自己的课程去占领慕课这块阵地。
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改变,文学批评的中西关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学者有责任和义务在世界文坛发出中国声音。
我的第一部外译成果是《比较文学教程》(越南文版),由越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译者黎辉霄先生为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教授,越南中国文学研究著名专家,我一直未曾与他谋面,只是听说这位老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留学中国山东大学,著有《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文化的新认识》等专著,也曾翻译过莫言《红高粱》等中国小说,在越南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目前我这本《比较文学教程》(越南文版)已成为越南本科生与研究生学习比较文学课程的主要教材之一。
第二本是《西方文论关键词与当代中国》英文版(1.2卷),2021年由劳特里奇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视角”系列丛书的一部,其丛书旨在提供中国前沿学术思想的洞见,以启发全球研究者。
2023年,我的第3本《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代建构》英文版由施普林格·自然所属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出版社聘请的评审专家认为,该书将为西方读者提供关于“中国形态”的理论“地图”和指南。
五、谈学院发展——“切实规划”“关键在人”
记者:您当了多年院长,请您谈谈关于学科建设的经验和体会。
胡:要当好院长需要多方面潜质,其中关键是前瞻性和责任感。在2005-2015年这十年间,我主持制订和撰写了“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前一个规划提出要在华师率先把环球360手机版app建成研究性学院,后一个规划提出把环球360手机版app建设成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现在回头看,规划提出的具体指标都逐一实现,华中师大中文学科进入全国中文第一方阵。2017年秋天,环球360手机版app被遴选为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当时我作为一流学科负责人就有一种“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感觉,精心制定了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值得一提的是规划中列出了三个教改重点项目,一是线上自主学习平台——云上中文,二是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三是过程性教学评价体系。2020年一流学科验收时因时间较短大部分没有做出来,但经过4-5年的努力,现在基本实现了规划设置的目标,其中教改项目中的两个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科研方面计划的10套丛书也基本出齐,2022年湖北省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获奖成果大都在规划之内。
一路走来,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环球360手机版app里无论是前辈还是同辈,包括青年的教师都给了我极大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一同欢欣,一同难过。我从心底里感受到,环球360手机版app是一个很好的学院,环球360手机版app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棒。我个人认为,一流学科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这样几点:全体教师团结奋进,得力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的重视和职能部门的支持,还有兄弟院校的无私帮助,这四个因素缺一不可,最关键的还是人。人是大学中最为宝贵的因素,一个大学的实力依赖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学术传承。目前我们的一流学科面临一些挑战,但危机与机遇并存,相信环球360手机版app会有更好的未来。
六、寄语青年教师——“沉静勿躁,厚积薄发”
记者,作为我校的资深教授,您对我校的青年教师有何建议?
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尊重和信任的关系是以老师的人格力量和学识水平为前提的。希望我们的青年老师要保持敬畏之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礼记说“君子慎独”,讲的就是自律。同时尽可能地加强自己的学术储备以充实自己,多读书,读好书。高校的青年教师常常苦恼很难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应该说,教学和科研的确存在着精力和时间分配上的矛盾,但就我个人实践来看,两者完全可以结合起来,教学内容的新颖和生动就体现在把本专业前沿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的过程之中,这本身就是科研。教学可以促进科研,科研又可以推动教学,两者相得益彰。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从事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
在确立自己研究领域时,既要考虑个人兴趣,又是兼顾教学需要,还要寻找其中的独特性和前瞻性。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获得了多少项目和发表了多少文章,而在于他做的是他愿意做的事,而这件事对社会又有贡献,实现了个人志趣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做学问一定要好的心态,耐得住寂寞,急功近利是走不远的。我们环球360手机版app有个口号,倡导“写50年不过时的书”,就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做到极致!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沉静勿躁、厚积薄发。
我在校园生活了50个年头,留校任教已有46年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华中师大度过的,我爱桂子山!
记者;谢谢胡老师!